省政协委员,省商会副会长,青海华德集团董事长 任黎明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青海篇章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各方面人才尤其是优秀、顶尖人才对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影响重大,具有不可替代性。如何培养、引进、用好、留住这样的人才,对于我们青海这样的西部省份更是如此,是我们发展的坚实基础,意义重大。
自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实施了“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技能中国-青海行动”、东西部人才协作、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机制和举措,不断地吸引、带动培养了建设青海生力军、“青字号”人才队伍,提升了人才队伍的质量和能力。同时,通过完善职称制度改革、优化高校、医疗等行业人事管理政策,不断激发着人才创新发展的活力。但是,随着近几年全国各个省份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加之我省自然气候较差、经济社会发展较外地有一定差距等方面的原因,教育、研发、医疗、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有所流失,制约了相关行业进一步提升发展,同时也对百姓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改善产生一定影响。如不加以注意和改善,在人才大战中有所落后,势必影响我省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此,建议如下:
一、不断丰富加大“青字号”人才和发达地区的交流培训,制定精准严格的制度计划,注重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将有能力的本土人才“送出去”不断提升、将优秀的外部人才吸引“请进来”。
二、继续灵活优化、加大优秀专业人才的奖励、待遇,对于认定的、有贡献等的人才在职称评定、科研、住房、子女教育、就医等方面给予支持照顾,不管是外请的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都一定要千方百计将人才“留得住”。
三、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模式,可以是个人、团队,也可以项目、以平台等方式来合作,推动青海人才队伍壮大。
四、还要加大青海青年高端人才培养计划,选择优秀青年人才到高等院府、优秀企业、机关去学习提升、挂职锻炼,以期更好的为青海的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