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根据州政府安排部署,海西州工商联积极引导全州工商联系统和民营企业干部职工关注全国两会,组织企业家副主席、执常委和广大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学习热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围绕涉企政策措施开展交流讨论。
全州民营企业反响强烈,一致认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言简意赅、振奋人心。在世纪疫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遏制和全球经济下行等严峻形势下,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成绩十分亮眼,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绝对优势。报告擘画了2022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务实而明确的目标,做了系统的谋划和安排,可以说是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特别是有关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真正讲到了民营经济人士的心坎。大家纷纷表示,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同时,民营企业家们围绕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机制,鼓励支持海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主要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服务环境建设。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相比较,我州营商环境最明显的短板在社会服务环境上。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由于教育、医疗水平同省会西宁差距较大,给企业留住人才、甚至留住普通员工造成极大的困难。建议从中央、省一级出台政策,通过统筹教育、医疗资源的方式,加大教育、医疗对口支援建设,逐步缩小海西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海西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与工业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金融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借贷门槛较高,信贷投向高度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型大企业。当然,一些企业信用意识差,也致使金融机构不愿、不敢同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但具有短期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评估、征信、信用担保体系,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用。
三是解决民营企业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我州多数民营企业缺少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之创新投入不足,致使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民营企业纳入人才引进政策主体,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指导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对民营企业高端人才给予政策倾斜。
四是解决涉企政策信息不对称、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部门宣传不到位,或者民营企业深入了解政策信息的渠道有限,导致部分民营企业理解出现偏差,或无法及时申请享受相应的政策红利。比如,由于忽略对政策前置条件的宣传,使一些企业经常搞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申报条件。有些政策从申报到截止,中间的时间过短,甚至政策还没传达到位,申报材料还没来得及组件,就到了期限。建议各级政府各部门进一步整理涉企的常规政策及项目信息,并通过统一固定渠道动态公开。